使用者的健康與生活質量為關注焦點
歐司朗首先點出近來備受關注的“人因照明”概念。越來越多的屋主及設備管理者將可調白光技術納入照明策略之中。能讓LED照明模仿自然光遵循晝夜節律,滿足人類視覺性、情緒性與生物性需求。
照明系統—物聯網的技術基礎架構
有越來越多家企業著手于建筑中采用智慧物聯網基礎架構,整合傳感器與燈光。歐司朗表示,我們將在不久以后看到屋主利用照明系統,作為智慧建筑應用之資料網絡基礎架構。
圖片來源:歐司朗
智慧建筑物聯網應用需用到傳感器網絡來搜集資料。聯網照明系統采用無線傳感器,便可實時提供特定空間內的種種數據,包括燈光、溫度、居用者活動與揮發性有機物(VOC)含量等。照明系統管理員或軟件開發員則接手資料搜集處理,以建立監控應用程序,進而優化空間使用。
透過照明系統數據進行空間利用最佳化
如何有效管理空間使用,為公司至關重要的課題。以往,空間會依據業界標準公式、符合部分組織需求的軟件或甚至手動計算的結果進行劃分。這種過程稍微費時,較無彈性。
然而商用不動產業界已挪用數據驅動最佳化應用,視其作智能型建筑物聯網應用程序。有越來越多公司采用工作場所分析SaaS(軟件作為服務)的商業模式來優化空間使用。該應用程序將賴以聯網燈光系統數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