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濾過最上層的華麗景象,縱觀LED行業萬千企業生存現狀,極大的挑戰和殘酷現實依然令人揪心。
自從2013年末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節目播出后,去哪兒的現象火遍全球。馬航的失蹤讓“去哪兒”蒙上了灰暗的色彩,也讓更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各行各業的“去哪兒”,尤其是行業的利潤壓縮更成為時下“去哪兒”最直接的吐槽方式。
顯然,LED顯示屏行業的利潤下降超出了業界預料,常規顯示屏的利潤幾乎觸底,嚴重影響了以此為生的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究竟LED顯示屏行業的利潤去哪兒了?
首先,行業盲目的擴張和無序的競爭攪亂了市場規則。不只是LED顯示屏行業,但凡是經歷過快速增長的制造行業都或多或少的遭遇這樣的狀況,低門檻、仿制性、同質化、逐利而生的企業充斥市場,加劇了市場競爭程度。同時扭轉了以賣方為主導的局面,成為買房為大的被動地位。
其次,企業本身的經營思路迫使價格一路走低。競爭加劇之后,企業大多采取的是“以價促量”的方式,即無下限的降低產品價格從而獲得更多訂單量,如此既加重了企業本身的生產和人工負擔,同時也得不到利潤的提升,屬于吃力不討好的做法。極少有企業懂得做“加法”經營策略,提升產品附加值。
總之,產品的利潤主要取決于企業和行業的自主行為。LED顯示屏行業正在走向成熟的階段,市場空間呈現一定增幅的擴展,企業之間的競逐運動愈演愈烈,未來,要想保持穩定的利潤空間,唯有平穩渡過這場競爭大劫。
此外,近一兩年興起的高密度小間距LED顯示屏等細分熱點市場為LED顯示屏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領土已經開始出現重復建設、雜亂競爭的勢頭,數年之后將會如同常規顯示屏一樣陷入“利潤去哪兒”的窘境。因此,呼吁業內企業一定審慎對待高密市場,用心經營、悉心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