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蛋糕很大的時候,就會有巨頭強勢介入分食;蛋糕變小的時候,大企業就會調整戰略,重新尋找規模市場。這在LED芯片市場尤為典型,隨著LED照明市場增速放緩,低端照明芯片產能過剩、價格競爭激烈,LED芯片巨頭們開始加速轉型。近年來,LED芯片制造商積極向上游布局,“芯芯之火,可以燎原”,從LED到化合物半導體,國際照明巨頭戰略轉型的大戲正在上演。
歷經行業洗牌,國內LED芯片廠商登上歷史舞臺
說到LED芯片行業的發展歷史,離不開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03年6月,中國科技部首次提出要發展半導體照明;2006年“十一五”將半導體照明工程作為國家的一個重大工程進行推動;2009年開始,中國各地政府對于LED芯片制造廠商采購MOCVD予以補貼,國內LED芯片廠商收入與凈利潤增加,同時競爭者數量不斷攀升,行業競爭加劇。
2011年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中國淘汰白熾燈的政府公告及路線圖,明確提出2016年將全面禁止白熾燈的銷售。2011年至2016年這幾年是淘汰白熾燈的過渡期,同時也是LED照明行業的快速發展期。進入 2016 年以后,各大LED芯片廠擴產帶來的產能釋放,行業洗牌前夕來臨。由于產能過剩,LED芯片引起激烈的價格競爭,導致不少芯片廠商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眾多中小廠商被迫退出市場。
國外廠商也開始調整策略,對國際大廠來說,他們在技術成熟的LED通用市場已失去明顯的競爭優勢,切斷LED“殘腕”或是明智之舉,為避免激烈競爭造成的損失擴大。為此,三星、LG 關停部分產能;松下先后關閉了包括中國、印尼和日本本土的多家照明工廠;東芝也已先后關閉了本土的多家照明工廠;因連年虧損,NEC也宣布將退出照明業務,將旗下NEC Lighting出售給日本未來基金(NMC);Cree在高功率芯片上大幅減產,部分產品訂單轉移至國內企業進行代加工。
受益于行業洗牌,以及國家政策的助力,到2018年,LED芯片格局初步形成,2018年,我國前三家LED芯片廠商市占率合計71%,其中三安光電占31%,華燦光電占24%,澳洋順昌16%。此后,在中低端LED芯片領域,這幾家LED芯片行業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2019年,在中美貿易戰及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下,全球LED市場需求疲軟,而LED芯片產業于2018年新增的產能不斷釋放,致使LED芯片產能過剩嚴重,企業庫存居高不下,LED芯片價格呈現較大降幅。
因此,各大廠商積極尋求突破口,在深耕LED主業的同時,采取內生增長和外延并舉的措施,尋求產業升級機會,實現企業新一輪發展。
從LED到化合物半導體“轉型求變”
大多數 LED芯片廠商無外乎走這兩條差異化路線:一是加強Mini/Micro LED、UV LED、VCSEL等新興市場產品的開發,提升高端產品的營收占比;二是或將重心轉至化合物半導體領域,深化SiC、GaAs和GaN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在這其中,LED芯片龍頭大廠三安、華燦、晶元光電紛紛入局化合物半導體領域。
目前,全球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市場主要被歐美傳統大廠占據,國內正處于起步階段,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在當前大環境下,國內大型下游廠商為提升自身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積極謀求與國內半導體廠商的合作。在政策鼓勵、進口替代需求日益增長、下游行業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未來國內廠商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滲透率。
三安光電
作為國內LED龍頭的三安這幾年發展化合物半導體的決心可謂非常大。2014年三安光電設立廈門三安集成全資子公司,正式進軍化合物半導體領域。2015年開始電全面布局化合物半導體,同時與與華芯投資開展 25億元合作,設立III—V族化合物集成電路發展專項基金。
2018年以后投資愈發加碼,先是斥資333億元在福建泉州南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而后在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轄區內投資120億,興辦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項目;還有138億元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一期),主要聚焦氮化鎵、砷化鎵、特種封裝三大業務板塊。其中33億元項目,在2019年項目購買的設備陸續到廠,已有部分設備安裝完成,已進入調試階段,待調試完成后將逐步釋放產能。而就在今年6月16日,三安宣布160億元投資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導體市場。
三安公布商業版本的6英寸碳化硅晶圓制造流程,已于去年12月19日宣布完成全部工藝鑒定試驗,并將其加入到代工服務組合中。公司目前生產的碳化硅晶圓,是用于電力電子中電路設計的最成熟的寬禁帶(WBG)半導體,可以為 650V、1200V 和更高額定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提供器件結構,不久后會推出針對 900V、1200V 和更高額定肖特基勢壘二極管的碳化硅 MOS 場效應晶體管工藝(SiC MOSFETs)。
在化合物半導體項目的布局,除了將為三安光電每年在營收上帶來貢獻,進一步擴大公司體量。公司財報指出,2019年全年,三安集成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41億元,同比增長40.67%。2020年Q1實現收入1.66億元。
三安集成的認可度和行業趨勢已經乍現,各產品線取得了明顯進展。2019年,砷化鎵出貨客戶累計超過90家;氮化鎵產品重要客戶實現批量生產,產能正逐步爬坡;電力電子客戶累計超過60家,27種產品已進入批量量產階段;光通訊在保持及擴大現有中低速PD/MPD產品的市場領先份額外,在附加值高的高端產品如10G APD/25G PD、以及發射端10G/25G VCSEL和10G DFB均已在行業重要客戶處實現驗證通過,進入實質性批量試產階段;濾波器產品開發性能優越,生產線持續擴充及備貨中,預計2020年會實現銷售。
華燦光電
華燦光電作為國內第二大LED芯片制造商,在深耕LED芯片領域的同時,也在利用其科研優勢對第三代半導體其他領域進行積極的研發儲備。2018年1月華燦光電半導體新材料與器件研究院與正式掛牌成立。2019年11月,11月21日,華燦光電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授牌儀式在華燦光電科研樓舉行,此舉意味著華燦光電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和人才儲備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也是在2019年11月,華燦對外宣布成功獲批浙江省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為義烏市首家省級重點實驗室。這標志著浙江省科技廳對公司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技術儲備以及科研實力的肯定,標志著華燦光電在科技創新建設方面又將邁上新臺階。
今年1月,華燦光電換帥任命周建會為公司總裁,董事長俞信華先生表示:“經過廣泛和全面的評估,我們選擇了周建會先生來擔任公司總裁,一方面是因為他在領導大型國際光電企業取得了業界公認的成就,另一方面是他為華燦光電現有業務發展和第三代半導體布局等帶來了豐富的戰略和管理經驗。我們期待并相信周博士一定能帶領華燦光電在LED行業轉型和下一輪增長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澳洋順昌
澳洋順昌也難敵LED芯片價格大幅下降帶來的盈利下滑。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81億元,同比下降18.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7億,同比下降47.86%,降幅較去年擴大。受疫情和中美貿易戰影響,2020年一季度澳洋順昌盈利992.42萬同比減少74.80%。
因此在保持金屬物流配送業務整體競爭優勢的基礎上,澳洋順昌將做好LED芯片業務的結構性升級調整,另外,今年其將開發重點瞄向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電控、電池、輕量化制造三大領域全面布局,通過“IGBT+三元鋰電+汽車配件”的布局,打開千億市場空間。同時,澳洋順昌也在積極推進集成電路項目的籌建。
晶元光電
2018年,臺灣光電廠商晶元光電對外公告,通過將原本的“代工事業部”分割成立子公司“晶成半導體”,晶成半導體主要目的為落實專業分工以及資源有效應用,專注于VCSEL以及GaN on Si電力電子元件等半導體代工業務。
2019年12月,晶元光電與化合物半導體制造代工大廠環宇-KY共同投資常州新晶宇光電,開發 6 吋化合物半導體無線射頻晶圓代工及光電晶圓代工業務。強強合作,也表明晶元光電大力發展化合物半導體的決心。
同時臺灣晶圓光電還與美國GCS公司、武岳峰資本、江蘇卓勝微等共同投資了GCS高端化合物半導體制造項目。該項目主要用來建設化合物半導體及微機電系統生產線,用于高端射頻前端應用及光電子應用的半導體制造。
乾照光電
乾照光電于2018年11月宣布擬出資15.97億元建設VCSEL、高端LED芯片等半導體研發生產項目,由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乾照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承辦。2019年,乾照光電在高端化合物半導體領域通過投資、孵化、內部研發等多種方式并舉,積極拓展激光芯片、VCSEL芯片、光通訊芯片等半導體產業機會。據了解,現階段,乾照光電主要有全色系LED外延片及芯片和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外延片及芯片兩大類產品。
結語
在新時期下,國內LED照明芯片巨頭們的轉型和調整,是順應時勢之變,并不意味他們已經完全失去了技術、專利和品牌方面的優勢,而是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各家LED廠商正在不斷提高技術與避免同質化競爭,以求在照明產業的新階段重新占據領先地位。